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 教育”示范区建设规划 (2018年-亚博vip88

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 教育”示范区建设规划 (2018年-亚博vip88
亚博vip88
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 >>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 学习资料 >> 正文

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 教育”示范区建设规划 (2018年-2022年)(全文)


发布日期:2018-11-30 作者:

为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 ”对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积极推动作用,积极稳妥推进“互联网 教育”示范区建设,努力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教技〔2018〕6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构建“互联网 ”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教育服务和教育治理新模式,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升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源质量,为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互联网 教育”的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育人为本。面向新时代和信息社会人才培养需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融合创新。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融合促创新,以全方位创新推进教育信息化常态化应用,推进从信息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提升扩展。

坚持开放共享。将互联网作为教育教学要素共享的平台,开放技术规范,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大平台服务水平,构建公平均衡、开放包容的教育环境。

坚持协同推进。统筹整体规划和实施步骤,充分调动政府、企业、社会、学校及科研机构等各方面积极性,提升区域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能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互联网 教育”体系。

坚持积极稳妥。坚守教育的初心,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人为本、兴利避害。注重传统教育与现代技术相融合,坚决防止重建设轻融合、重技术轻应用、重智育轻德育,坚决杜绝片面利用信息化强化应试教育、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等现象。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 教育”大平台。到2022年,基本建立信息化创新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人才培养、教育服务、教育治理的新模式,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域、城乡、校际、群体差距明显缩小,实现教育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跨越式发展,建成“互联网 ”教育示范区,在教育资源共享、创新素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党建思政、现代教育治理五个方面引领示范,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时代“互联网 教育”模式。

—— 打造“互联网 ”教育资源共享示范区。以解决“数字教育资源集成度不高、教育综合服务能力不强”为重点,开展数字校园全覆盖和示范校创建工程,提升基础设施环境建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建立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新模式,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持系统,建成集教育教学应用、资源共享、业务管理、科学决策于一体的“互联网 教育”大平台(宁夏教育云),有效支撑全区学校和师生开展“互联网 ”条件下的教育教学管理应用,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 打造“互联网 ”创新素养教育示范区。以解决“传统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创新能力不强”为重点,推动信息技术与创新素养教育深度融合。新亚博bbin真人的技术支持下的课堂革命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方式、课程结构、学习模式、评价标准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学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泛在化、智能化的教与学体系基本建立,以创新素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综合改革取得重要成果。

—— 打造“互联网 ”教师队伍建设示范区。以解决“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强”为重点,建立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和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培训全覆盖,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增强,师范生信息素养显著提升,教师观念更新、角色重塑,信息化成为教育教学工作新常态,新时代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充分发挥。

—— 打造“互联网 ”学校党建思政示范区。以解决“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强、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不高”为重点,打造红色网络阵地。建成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互联互通互动的“智慧党建”网络平台,建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智慧思政”网络平台,实现党建思政资源数字化、管理信息化、教育多样化、学习常态化、督导实时化,构建“互联网 ”条件下的“大党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加强。

—— 打造“互联网 ”现代教育治理示范区。以解决“教育政务服务水平不高、教育治理能力不强”为重点,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建成“对接全国、统一标准、上下联动、共享开放”的教育政务信息资源大数据体系,完善服务功能,提高管理效能,促进决策支持。落实教育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最多跑一次”,实现决策支持科学化、管理过程精细化、教学分析及时化、社会服务多样化,政府教育决策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一)实施省级教育云平台升级行动。

1.完善“互联网 教育”大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优化扩容宁夏教育云,构建自治区统一规划建设、统一数据标准、统一认证服务、统一管理运营、统一应用服务的安全可控的“互联网 教育”大平台。建立宁夏教育大数据中心,融合资源平台和管理平台,统筹数据收集、分析、应用、管理和共享。到2020年,“互联网 教育”大平台实现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协同服务,面向区域、学校和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2.提升平台服务能力。借助区内外优质资源,发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形成覆盖基础教育所有学段、学科的生成性资源体系;围绕自治区重点产业、特色产业,整合政府、行业、企业资源,建设和推广应用内容丰富、层次多样、智能化的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引进和建设一批高等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立慕课学分认定制度和校际学分互认机制,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库,建立平台运营服务市场化机制,发挥市场推动平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3.实施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发布系列技术和功能标准,规范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使用、共享等全周期动态管理,保证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可用及安全。建立教育大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本地生成性资源众筹众创,打破资源数据互通壁垒,解决资源供需瓶颈和应用时效性问:题,为全体学习者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服务,形成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新模式。鼓励教师生产、创造、推广数字教育资源,做好数字教育资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到2020年,实现教育基础数据有序开放与共享;到2022年,实现“专用资源服务”向“大资源服务”全面转变,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全民共享。

(二)实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全覆盖行动。

4.推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完善网络学习空间功能,集成各类应用,使网络学习空间作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主要入口,支撑空间应用从个别环节向服务育人全过程转变。推动网络学习空间创新应用,引导教师应用空间实施项目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新模式,开展备课授课、网络研修、差异化辅导、学习评价、问:题诊断等教学活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利用空间参与课内外教学活动,组建学习共同体,开展探究式学习,记录成长过程,管理和展现学习成果,提高学生利用空间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家长正确认识空间是学生学习、获取资源服务、参与教学活动、寻求学习帮助的重要途径,并积极利用空间与学校、教师及时沟通互动,进一步增强育人合力。到2020年,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全部开通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到2022年,网络学习空间全面普及应用。

5.加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题培训。组织实施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培训和宁夏教育云应用培训,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企业和社会机构的支持下,每年培训600名校长、1.6万名教师,示范带动各地开展应用培训。广泛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评比、竞赛、互动交流等活动,提高师生应用能力和水平,使网络学习空间真正成为信息化教学的主阵地。完善教育信息化培训专家人才库建设,打造一支水平高、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教育信息化专家队伍。

6.健全完善终身学习体系。依托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建设宁夏开放大学,为各类终身教育机构、学习者提供更加规范、有序、便捷的信息化服务。开展信息亚博bbin真人的技术支持下的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认证与学分转换试点。到2020年,建立广覆盖、多层次、多终端的终身教育资源网络,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能够记录、存储学习经历和成果的个人学习帐号,建立个人终身电子学习档案。完善网络开放学习平台,办好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网络教育,为各类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到2022年,基本建成与学习型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有力支撑。

(三)实施创新素养教育推进行动。

7.构建创新素养教育环境。探索面向未来的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建设、管理和运行模式。建立健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创新素养教育机制,促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创新素养教育各环节深度融合,实现传统教育理念重塑、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形成“可感知、可诊断、可分析、可自愈”的新型教学生态。以推进创新素养教育为核心,到2020年,至少建成5个“互联网 教育”示范县(市、区)、100所“互联网 创新素养教育”示范学校,培育300名“互联网 创新素养教育”教学名师,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助推创新素养教育质量提升。

8.推动课堂教学变革。在智慧教学环境的支持下,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创新素养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开展“互联网 ”条件下课堂教学创新实践,推动大中小学教学从知识传授向能力提升转型,大力倡导问:题导学、小组互学、探究引学、技术助学、线上线下混合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亲子互动和家校互动,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会自主建构知识,达成能力、素质、知识并重的人才培养目标。

9.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智能化学习分析系统,形成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动态监测数据,开展智能学习诊断和多元学习评价,精准评估学习绩效,改善教学服务供给与学习需求的匹配度。利用信息化建立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学生创新素养教育绩效评价体系和评估模型,实施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绩效评价,适时推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改革,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结果科学化。

10.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完善信息技术课程方案和标准,逐步强化、优化编程和人工智能等教学内容。编写“互联网 教育”知识读本,加强课内外一体化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以及信息伦理等方面的培育。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答: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中的应用,充实适应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素养课程内容,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生网络安全、网络道德等方面的引导,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适时开展中小学信息素养评测,将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四)实施数字校园规范建设行动。

11.提升“校校通”和“班班通”水平。建设先进的信息化基础环境,提升“校校通”接入带宽水平,配齐多媒体教学设备,将互联网使用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继续实施教育信息化达标县(市、区)创建活动。到2020年,各县(市、区)教育信息化应用全部达标;中小学校(含幼儿园)互联网带宽达到200m以上,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带宽达到1g以上,实现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中小学校全部实现“班班通”。

12.促进大中小学数字校园全面普及。基于国家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全面推进数字校园建设。采用“云-网-端”架构模式,按照校园环境数字化、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用户信息素养提升、学习方式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要求,升级校园网络、信息化功能室、综合实验室、学科教室等基础条件,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配备智能教学终端,建设提供个性化支持和适应性服务的教学环境,满足教学、学习、科研和管理需求。到2020年,数字校园覆盖城乡中小学校(含幼儿园)。到2022年,包括高校在内达到全覆盖。

13.提升高等学校、职业院校数字校园服务能力。建成高速、稳定、安全的校园网络,提升校园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和应用服务能力,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实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到2022年,支持职业院校建设50个技能大师网络工作室、网络虚拟职业体验馆,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解决实训教学中“进不去、看不见、动不了、难再现”的难题。支持高等学校加强信息学科专业建设,建立教育信息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长效机制,为“互联网 教育”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五)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

14.建立教师大数据管理机制。将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网络研修等平台整合融入宁夏教育云,汇聚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学习发展、师德师风等数据,升级完善电子档案,形成教师“画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师数据进行科学分析评价,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积极推进教师大数据与教师工作深度融合,为教师资格定期认定、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工作提供信息和管理服务。

15.推动教师智能助手研发与应用。引进或研发一批支撑教师教育教学的智能助手,通过精准诊断学情、改进备课教研、智能推送资源等方式,实现即时有效的教学流程创建和评价,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能。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供给,激励教师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家校互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心理辅导、学业减负等方面积极应用智能助手,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16.创新未来教师培养模式。推动人工智能骨干企业与宁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联合创建人工智能实验室,探索培养适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挑战的未来教师。完善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综合性教学平台,重点打造教学技能实训智能平台,构建智能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推动师范生培养课程改革,开设人工智能应用基础课程和智能教育模块化课程,提升未来教师利用人工智能优化学科教学的能力。到2022年,力争高校建成“人工智能 教师培养实验室”2个,打造教学技能实训智能平台10个。

17.支持教师开展智能研修。推动宁夏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建立智能化研修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为教师提供定制化、精准化的高质量研修服务。依托国家教师发展智能化测评系统,精准诊断教师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项目和课程,实施分类分层培训,支持教师自主选学。以“互联网 教育”融合创新应用为重点,实施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计划和新周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到2022年实现培训全覆盖,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信息素养。

(六)实施学校“智慧党建”引领行动。

18.创新“智慧党建”载体。建设学校“智慧党建”自治区级信息化平台和手机客户端,开发理论学习、党务工作、交流互动、信息收集、实时监管等内容和功能,面向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提供精细化服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治教向网络空间延伸。建立上下联通的党内民主监督网络平台,畅通党员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密切党群关系。实施学校党务工作队伍在线培训计划,提高党务干部专业能力、专业素质、专业精神。完善党建专家人才库,实施“组工在线”项目,开展专家在线指导、政策解读、理论研究等活动。

19.建强网上战斗堡垒。完善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到2020年建成教育系统党组织“网上地图”,将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纳入“智慧党建”平台,搭建各级党组织联学联动桥梁,增强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利用智能技术开展网上“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党内政治生活,全程纪实党组织建设情况,实时进行智能分析评价,促进抓党建责任落实。实施“双百头雁工作室”创建计划,到2022年遴选建设100个党建示范点网络工作室、100名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网络工作室。

20.打造网上“党员之家”。加强网上党员学习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建设网上移动党校,面向全体党员开设网络必修党课,为党员提供个性化学习教育服务,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党员在线学习、志愿活动、思想汇报、心得体会等实行网上积分管理,督促党员履行义务。推动实现教师、毕业生等流动党员的档案、党费缴纳、党组织关系转接等实现网络化管理。开展优秀党员风采网上展示活动,示范带动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七)实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铸魂行动。

21.打造师生网上精神家园。建设融思想性、教育性、服务性、互动性于一体的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中小学(含幼儿园)德育工作平台(“益思网”),实现与全国“易班网”和各级各类学校网站有序衔接、有机结合、有效运行。组建“益思网”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校长联盟、思政课教师联盟、辅导员联盟、学生站长联盟和校园网络通讯员联盟,促进线上线下相融合,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既“键对键”又“面对面”。遴选和支持50所幼儿园、100所中小学、10所高等院校实施网络育人工作试点,到2022年着力打造一批形态丰富、主题鲜明、技术先进、服务全面的新型校园网络矩阵。

22.增强网络育人针对性实效性。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网络育人全过程,推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等资源上网上线,打造网络育人品牌课堂,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中小学德育课质量提升。积极引入新华网等时事政治教育资源,在中小学开设时事政治网络课程,加强党情、国情、区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网络文明进校园、校园网络文化节、网络优秀作品推选展示等网络文化建设活动,鼓励广大师生参与网络文化作品创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3.加强网络思政工作队伍建设。统筹推进网络监管、网络评论、网络研究队伍建设,实行专人专岗专责。实施网络思政教育名师和校园网民“旗手”培育计划,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网络舆情应对管理能力。建立网络文化成果评价认证体系,将优秀网络文化作品纳入科研成果统计、列为职务职称评审条件、作为评奖评优依据。到2022年,培育一批政治素质过硬、教育素养过硬、网络技术过硬、工作作风过硬的领军型网络思政教育名师和校园网评骨干队伍。

(八)实施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

24.深化教育治理大数据整合应用。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为目标,建设覆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相关教育机构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推动区内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制定教育大数据确权、开放、对接和保护规则制度,合理运用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及城镇发展数据,有效支撑教育科学决策。到2022年,建立大数据辅助的教育科学决策和教育治理机制,推动教育治理模式不断创新升级。

25.提高教育管理督导智能化水平。推进教育重大工程项目智能化管理,对全面改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校园足球等项目进行动态实时监测,及时跟踪督查进展情况,提高项目建设成效。到2020年,建成教育督导评估监测系统,以现代化手段助推教育督导改革创新。到2022年,建成全区校园安全管理指挥平台,完善实时监管、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宣传教育等功能,提升校园安全防护能力。

26.提升教育政务服务效能。对接自治区政务信息数据和社会宏观治理数据,优化政务服务信息化流程,办好教育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大厅,推动教育政务数据共享开放,政务服务统一申请、集中办理和全流程监督,实现“一张表管理”和“一站式服务”,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水平。

(九)实施网络精准扶智行动。

27.支持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中南部9县(区)发展“互联网 教育”,在政策、项目、资金、资源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促进教育公平。建设全区中小学在线互动课堂,开展跨区域、跨学校“一拖二”互动教学、教研活动,提升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到2022年实现所有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同步上课、数据互动、一体评价;在巩固深化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专递课堂”教学点全覆盖。创新应用激励机制,将教师开展在线互动课堂工作量纳入绩效工资总量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安排专项津补贴用于教师互动教学、教研等活动。

28.开展省际学校结对帮扶。利用闽宁合作、沪宁合作、首都带首府等合作平台,推动教育发达省市优质学校与我区贫困地区学校、薄弱学校通过信息化结对帮扶,以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方式,实现教师“智能手拉手”,使名师名校资源在更广范围内得到共享,让更多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十)实施网络安全综合治理行动。

29.开展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开展教育行业ipv6(下一代互联网ip协议)建设和应用试点,建立协调沟通机制,共享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信息。引入各类新型安全防护技术和设备,建立网络安全实时监测和防护体系,减少信息安全薄弱环节,以网络态势可感知、网络攻击可预判、网络事件可管控为目的,确保系统与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努力营造安全可靠的教育网络环境。

30.规范网络安全管理。按照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要求,推动教育行业开展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定级、备案、测评和整改工作,实现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覆盖教育行业所有信息系统。开展网络安全综合治理行动,指导督促各级责任主体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专项检查和安全评估。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开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和攻防大赛,提升教育行业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建立从业人员的岗前网络安全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

(一)加强领导,统筹推进。

成立“互联网 教育”示范省(区)共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部分管副部长和自治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负责研究审定示范区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及相关政策措施,协调有关部委研究制定和落实支持政策,督促落实共建工作的各项任务,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总结推广经验成果。自治区成立“互联网 教育”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共同推进项目规划、经费保障、技术研发、融合应用、经验推广等工作。自治区将“互联网 教育”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全区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组织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加强业务指导。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建立“互联网 教育”工作领导机制,整合专业机构力量,提供便捷高效的教育信息化服务。各级各类学校建立校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cio)制度,负责组织实施本校“互联网 教育”工作。

(二)创新机制,多元投入。

坚持“政府主导、多渠道投入”的原则,建立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长效机制。自治区及各市、县(区)要加大“互联网 教育”资金投入,推动“互联网 教育”示范区建设工作。创新资金运作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作用,广开投入渠道,形成多元投入、协同推进的保障机制。

(三)典型引领,广泛宣传。

广泛开展国际国内教育信息化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互联网 教育”新闻发布会、论坛、现场观摩会、应用成果展览、出版优秀典型案例集等多种方式,宣传推广“互联网 教育”示范区建设的经验成效。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长效宣传机制,为推进“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四)加强督导,确保实效。

自治区人民政府督查室会同教育厅等相关部门,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互联网 教育”示范区建设专项督查,协调推进重点任务落实。各级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加强过程性督导,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及时进行绩效评价,确保“互联网 教育”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2018年11月20日

原文链接:

上一条:
下一条: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