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5年年初开始,他在云南边疆的一个少数民族贫困村住了下来,冬天的勐腊县河边村多雨寒冷,他就在破旧木屋改造的房子里,做项目协调、与村民讨论、完善扶贫规划——作为扶贫专家,他一头扎进这个贫困综合治理项目……李小云带着精益求精的探索走上了扶贫最后一公里的征程。
李小云,1962年2月出生,1982年元月毕业于原宁夏农学院农学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创立中国第一所发展学院并长期担任院长,曾获2004年“首届中国消除贫困(研究)奖”和2011年“全国扶贫工作先进个人”和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荣誉称号。现任中国国际发展研究网络主席,中国南南农业合作学院荣誉院长,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妇女研究会副秘书长,oecd/dac-china研究小组组长。以高级发展专家身份受聘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欧盟、德国、英国等双边、多边和非政府机构。获得首届友成扶贫科学研究成果奖,2018十大公益人物,2018十大推动社会创新人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忆往昔,母校情难断
高考成绩优异,一心想去北京、上海等地高校的李小云稀里糊涂就被宁夏农学院录取了,误打误撞地学了土壤,进了农院。李小云内心不解,也不甘心,曾一度想过要退学,农学院的老师给他做思想工作,“你在这学不好,你要到了别的大学也是学不好,那你能证明什么?”,李小云觉得老师讲的有道理。调整心态后,李小云找到了方向,唯有用功学习方能改变现状。改革开放后,很多知识都是从国外引进的,那个时代给大学生提供了最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的生活就是学习,李小云也不例外。15岁的李小云与老三届的叔叔阿姨们一同入校,在一众沉稳刻苦的前辈面前显得稚嫩又突出。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深受这些同学的影响,他们的用功,他们的老练,给李小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的老师都是最好的老师”,敬佩与喜爱溢于言表,教栽培学的黄敬芳黄金芳老师,教生物统计的王明老师,讲水稻的苏焕兰老师,还有已经退休的教务处处长徐兆桢老师。40年过去了,恩师的名字如数家珍。这些老师、同学们给这个不懂事的15岁小孩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对李小云的教育则指明了他人生关键时期的方向。
李小云毕业的时候平均成绩是90分多分。“大学一共学习了大概36门课,大部分课程在班上考试都是第一第二,至少是第三。”初入大学一心想重考的小孩,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大学生活。从最初的抵触,到接受,再到认可,李小云在农学院一步步成长。回想起农学院,李小云认为那时候农学院的老师各方面水平都很高,他在西部艰苦的环境中受到了最好的大学专业教育。
“那个年代的大学水平差异不大,没有现在985、211、双一流这样的区分,能读到大学就已经很优秀了。”到临毕业时,看到周围很多人都准备考研,李小云也想考,老师同学纷纷做起了参谋,首推北京农业大学。最后,在几百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高分录取,李小云又更进一步了。聪明,是促成李小云考研成功的因素,但李小云认为是老师教的好,老师们的教学水平、理论水平、实践水平都非常高。在李小云的成长过程中,农学院的老师、同学们给李小云传达了影响毕生的科学崇拜与科学向往,那种纯粹的境界为李小云后来从事科学研究起到了直接作用。
看今朝,农院赋根基
“我有些时候经常跟我的学生讲,我说我们现在的水平都不如我上大学那个时候老师的水平了,当然这个不是绝对的,我大学的生活很简单,除了读书,就是考试,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和现在的学生完全不一样。”这样一个简简单单很多人都看不上的农学院,在李小云眼里是给他思想和精神层面巨大影响的地方。尽管李小云现在转行做社会科学,但是农学院老师教给他的专业基础知识直到现在还能用上,这种知识的延续性还得感谢农学院的老师,因为精神层面的知识是永生难忘的。
曾经的小孩如今50多岁了,40年间,李小云很少再见到往日的同学,很多都退休了,这些在李小云价值观形成阶段起到重要作用的人并不经常出现在他的生活中,而如何学习,如何做人等这些人生课题,农学院的影响依旧延绵不断。
“其实真正能促进我做好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上是我在大学里所受到的训练,自然科学是比较注重严谨和实践的。”从事科学研究,严谨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如今桃李满天下的李小云,在带领自己的学生做科研时,传承着农学院老师们严谨的精神。真正能促进做好社会科学研究的,其根基是大学里所得到的思维训练,这种思维恰恰就是严谨,这一良好的态度促使李小云特别注重实证,注重实践。李小云涉足农村发展、农地系统研究、性别与发展、可持续资源管理、扶贫等领域,很多工作已经是在国际上产生了影响,这些成就离不开农学院老师给他打下的科学研究的基础。在做国际援助这部分工作中,李小云的语言基础也是得益于农学院的老师,没有那时候老师的耐心指导,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李小云的语言基础很可能不是现在的模样。
很多人对李小云毕业于农学院是不相信的,因为他是国内外知名的发展学家。“没有人会认为我是宁夏农学院的学生,因为我现在做的关于国际发展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工作,别人会认为我的专业怎么会和国际有关系,我觉得这都是一种偏见,我们那时候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很多,跟那个时代的学校有关系,我对农学院始终心存感激,在哪里我都会自豪地说我是宁夏农学院毕业的。”李小云对那个时代的大学评价很高,学生的生活内容很简单,就是看书和考试,老师们也都专心致志做科研,给那个时代的学生带来了最好的教育,李小云是其中的幸运儿,也是受益者,在李小云眼里,农学院并不“丢人”,一是时代不同,那个时代的大学本身差别不大;二是李小云在农学院受到了终身影响,是一个让他引以为豪的过去。
论发展,最是农村亟
李小云目前从事的工作有很多,比如国际发展,非洲发展研究,性别发展,资源管理,扶贫等等。被众人称为发展学之父,发展学的奠基人,毫无疑问的是,他确实是发展领域的高级研究人员和专家。他有很多职务在身:南方国家智库网络主席,中国农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妇女研究会副秘书长、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高级顾问......
“所有的经历,我觉得最终都来源于我大学受到的良好的教育。”李小云如是说。他的研究领域特别宽,但是所有这些工作实际上都没有真正离开农村,没有真正离开土壤,虽然他的工作早已远离了专业,但从未忘记专业。
“真正让我思考的其实不是农民想致富的想法,而是我已经开始感觉到了我在河边村做的这个实验的真正的问题,”李小云从2015年初开始扎根基层,深入云南省勐腊县贫困瑶寨河边村,在当地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与贫困农民共同生活、共同探索,在理论积淀的基础上创新实践。“我们的河边实验所遇到的困境其实恰恰也说明了普遍存在的把深陷贫困陷阱的贫困群体带上发展之路的艰难。”通过两年多的探索创新,李小云初步摸索出了以主导产业拉高穷人收入为特点的复合型产业为核心的深度性贫困综合治理的创新路径,并且实践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民为中心”的扶贫方式。他在河边村实践的以复合型产业为核心的深度性贫困综合治理实践是一项创新性的扶贫实践,这一工作探索了政府主导、大学及公益组织参与、调动农民积极性、优势互补的综合性扶贫模式,探索了社会力量如何在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弥补政府短板、发挥社会力量之长的路径。尽管花费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但李小云认为这件事是自己研究领域内十分有价值的事。
多年来,李小云致力于农村发展、扶贫政策研究与实践,足迹遍及全球20多个国家和我国所有省份。90年代中期,他开始从事扶贫实践与研究,先后在北京延庆、宁夏盐池、云南红河、四川仪陇县等地开展参与式扶贫试点,主要是针对贫困人口的小额信贷和农村贫困社区发展。1990年到1992年,李小云赴德国和荷兰学习,国外学习改变了他的学习轨迹,让他进入到了社会科学,但是他也没有完全离开农村,因为发展研究就是研究农村发展。消除农村贫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贫困是在社会发展转型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出来的,贫困是可以相对消除的。贫困没有一个主因,不同时期的情况不一样,导致贫困的原因和针对的群体也是不一样的。
“扶贫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很多人想致富,但很多贫困地区还无法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解决作为一个人生存的尊严问题,表面上的扶贫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精准扶贫就是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李小云认为,观念上的扶贫是很难的。贫困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差异发展出来的,比如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公共服务的不平等,不平衡才是贫困的重要原因。
寄母校,特色是本真
“对于像宁夏大学这样的学校来讲,首先要有特色,一定要有地域性的特色,文化性的特色,学科性的特色,同时要有正确的发展定位,培育适合当地发展的人才,而非高精尖端人才,不要和东部地区的乃至全国其他高校去比较,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才是最重要的。”李小云表示,宁夏大学正在努力建设“双一流”,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培养适用于宁夏本土的特色人才,是对区域的负责,也是对区域的发展。“而对于那些不满宁夏大学的后来者,要引导他们看到现在的信息都是共享的,知识量巨大,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发展路径,不要因为读了宁夏大学就觉得没有动力去努力了,要有自我激励的精神。”他从实际情况出发,给宁夏大学很中肯的建议:抓住特色,宁夏大学才有可能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谁与争锋;忆往昔青春年华,看今朝锦绣山河;忆往昔桃李不言,看今朝厚德载物。忘不了的是年少无知,幸在有贵人相助;剪不断的是帧帧回忆,美在有良人鼓舞;送不走的是绵绵情怀,贵在有思绪往复。身兼数职的李小云,始终吃水不忘挖井人,始终对农学院心存感激,始终认为是农学院赋予他人生的根基,这份对母校的情怀真挚而不浮华,激昂而不生硬,内敛而不刻意,不曾察觉一丝丝假意,确是满满真情流露。李小云一直是行路者,无论是在哪个发展领域,他都砥砺前行,精益求精,求真务实,一个从未离开土壤的专家,一个走在扶贫最后一公里的行路人,在路上,不停歇。
(杨茹 金海艳/文)